臺美雙聯學制(JDP) / 畢業生心得

  1. 張OO 108年入學

    能夠於中正就讀其間參與臺美雙聯學制,可以說是我求學路上做過最好的決定。在其中我不但獲得提升英語文「聽、說、讀和寫」能力的機會,也合併了英語文學習於其他學術科目,像是經濟學和微積分,跳脫我們熟悉的教學方式,提供不同的學習角度。進入學制後課業的確比一班學生還要繁忙,因此學習如何平衡雙聯與課綱成為難題,但此困境隨著我在求學過程中學會善用有限的時間,竟成為了我擅長的技能,能夠引領我於未來的求學路上甚至到職場上。若沒有雙聯計畫的經驗,我鐵定無法達到今日的成就。

 

  1. 廖OO 108年入學

最一開始,我會進入雙聯是因為父母的期待以及自己曾在英資班的經歷。但在三年的經歷後,我從一開始的抵觸、抗拒,逐漸的開始接受並喜歡上這個班級。老師們的耐性與親切、課程的有趣與新穎、同學間的包容與熱情,都在高中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也非常團結、有向心力,像是一個大家庭。除了增進了英文實力之外,我也在此結交了不少朋友。我最有印象的活動莫過於高二時的高峰會。我和同學準備了好幾個禮拜的報告受到客座教授的認可與喜愛,莫非是一大光榮。能夠與各年級、各校的國際課程學生交流,讓家長、政府看到我們的努力成果,不外乎是件意義重大的事情。若是讓我回到升高中的那個暑假、填志願的那一刻,我也會再次選擇雙聯。因為這個地方讓我看見了團結、努力,讓我感受到了驕傲、熱情。

 

  1. 吳OO 107年入學

    回首高中生涯,最幸運的事莫過於成為臺美雙聯學制的一員。

有別於傳統式的英語教學,學術英文的課程讓我擁有許多練習口說及團隊合作的機會。透過辯論、議題討論等活動,學習如何以英文發表自己的觀點,藉由與組員思想碰撞,時常會激盪出不一樣的想法。此外,外師也會提供大量的文本訓練我們的閱讀能力,廣泛涉略不同領域的文章不僅使我與世界接軌也訓練我的思辨力。

    AP Calculus的課程奠定了我的微積分基礎。以英文學習除了專有名詞的記憶,還要理解數學概念,雖然一開始的學習相當吃力,但是對於大學商用微積分的學習實在是助益良多。

參與雙聯學制,為了要同時應付兩方的課業,時間管理能力亦會大幅提升。經過三年的學習,雙聯學制帶領我以英語看世界,也給予我勇敢追夢的勇氣。

 

  1. 趙OO 107年入學

高中三年的雙聯課程經驗讓我成為一個更自主更有韌性的學生。一開始會想要主動申請時也不曾想像過會是這個大家庭的一部份但學習的熱忱就像種子一樣只要放在對的環境和充足養分,他就會自己常長和茁壯。高一每週幾天的第八,第九節雖然都是拖著疲憊的身軀但卻不覺得學習很累或是件不可能的事。畢竟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對吧,不管是英文能力的增加或是充實微積分的先備知識都是必須的。

升高二的暑假因為還沒有疫情有幸可以前往美國拓展視野。與寄宿家庭的互動和體驗截然不同的授課方式等都是第一次,也在那個時候確確實實意會到整個世界不是只有臺灣,一件事的多面性和不同觀點的解讀也在那時留下深深的印象。經過美國的沈浸式的文化洗禮,有種心胸變得更加開放,視角也不只是侷限在本位了。

高二的雙軌並行比前一年更加的有挑戰性,課程難度和廣度的提升和原本的課業加重使得時間上的安排變得特別重要,有時會覺得怎麼自己一個人擔著那麼多的壓力但換位思考一下又覺得也沒有想像中的孤單一人。而最重要的AP考試也時時刻刻提醒著自己離目標還有多麼地近,而在這過程中我學到的就是要怎樣去調節壓力因為有些事比的不是誰快而是誰堅持的久。隨著AP考試的結束,高二也來到了尾聲,那時我不想放棄任何升學的管道同時準備國外大學的申請和學測的準備。在申請國外大學的部分,我認為雙聯課程的老師和其他資源是準備的一大助力。像是可以提供英文寫作的反饋,口說的練習和如何書寫動機信等等。

在高三上學期確定了大學的去向時,雙聯也提供了一個舞台給我讓我去練習如何用專業的英文在公開的場合去陳述自己的想法,也因為如此,不管是在永續環保的議題或是臺灣的雙語教育我都有了更深的了解。高中三年的雙聯課程教會了我如何自己去整握資源並加以運用且在遇到挫折時意識到自己犯的錯並往前繼續試。雙聯的確不簡單但也因如此,我才能有所成長變得更積極和更堅強的人。

 

  1. 黃OO 106年入學

身為第一屆畢業生,雙聯給了我努力的方向。還記得當初的我們,在對一切都還充滿不確定時卻有這樣的勇氣去面對未知,因為雙聯學制讓我們看到了自己的未來充滿著無限可能,並且我們願意付諸行動來實現它。無論最後的結果如何,這些我們一起面對困難與挑戰的回憶才是會永遠存在的。有了雙聯學制的資源與雙聯老師們的鼓勵和陪伴,才能讓我們一步步靠夢想越來越近,讓我們都能對自己的未來無所畏懼。

 

  1. 錢OO 106年入學

轉眼數年的時間飛快就過去了,回想到當時高一懵懵懂懂的我,偶然間看到了雙聯學制的招生企劃就興致勃勃的去報了名。從高一的學術英語,暑假的美國歷史課程、高二的物理先修課、到高三的學術英語寫作課程、以及校長和各位老師的支持與鼓勵,無疑的奠定了我們良好的學術基礎。高中放學後的我們常常待在教室裡繼續上課,然而正是當時辛勤的汗水驗證了我們青春的熱血,而最後幻化成通往璀璨大學生活的跳板。

展望未來,我最希望我在高中和大學所學習到的種種理論和知識,不僅僅是過眼雲煙,學過就忘了,而能夠將這些知識化作為我最有利的工具去解決當今社會上的種種困難。

 

  1. 賴OO 106年入學

國中上地理課時,我聽老師們講解國外的環境跟氣候,就一直很想去國外看看,親身印證課本上聽說過的國家。我不是指短暫的出國旅行,而是希望在當地住一陣子,親身體驗當地更深刻內在的感受。

上了中正高中後,知道學校有雙聯制的課程,提供我們課後的英文課程,還有去國外上課一個月的機會,住在home 家。我真的好開心,超想報名參加,這是一個讓我可以深入認識當地文化、生活習慣、飲食、生活花費的好機會。高一開始,我們在課後以全英文上物理、美國小說課,第一學期由於英文能力不足,聽課有點吃力,老師非常耐心帶領我們,每十分鐘就問我們有沒有聽懂,若不懂就再以中文說明,這樣對照學習了一段時間,英文能力就逐漸跟上,後來就不太需要再花時間用中文解釋了。在國內的這些課程,讓我更認識美國的文化,為我們高一出國見學一個月的英文溝通能力跟基本常識打下基礎。

到了美國,我開始親身見證外國文化與土地的巨大差異。譬如,我在美國見學的一個月內,一次都沒下雨,讓我非常驚訝,世界上有跟我的家鄉氣候完全不一樣的地方。

當時剛好發生加州大火,新聞每天也報,但Home爸媽他們不在意,說其實還很遠,他們的國家真的很大,這不是看地圖可以感受到的。我很難三言兩語就說明我感受的這些差異,但是如果住過,就會體會其中巨大的差異,一輩子忘不了。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是我親身見證的體悟,更確定我以後想做的事。謝謝中正高中給我這個機會。